close

張吏頡心理師是與特教個管合作多年的好夥伴,這兩年也邀請張心理師為北智協所服務的特教生辦理進行暑期的情緒成長團體,引導他們更認識自己,了解他們自己行為產生的原因,以及透過活動的策略,有實際的情境讓他們自發出自己的主見,而非實際的給予指令限縮。從中看得出孩子們獲益良多,從原本情緒控制不住有暴力行為出現的孩子,從團體中學會找尋適當的宣洩方式,如跑步來讓自己的情緒平緩下來,而非宣洩於人,對於特殊的孩子來講,小小的改變更是大大的進步。

以下文章分享三總北投分院臨床心理師  張吏頡所著被診斷打翻的孩子』,可供家長們參考。

◎『被診斷打翻的孩子                                              三總北投分院臨床心理師  張吏頡

當這世界裡給孩子的診斷越來越多,我們是不是能夠更了解孩子呢?

雖然在醫療領域早已習慣使用診斷在專業治療過程中進行溝通或是判斷,但這幾年逐漸發現在學校、家長或是其他服務體系裡,也開始習慣用診斷來定義孩子的行為或情緒。

「他一定是ADHD,一定要吃藥….不然會打人….

「他一定是亞斯所以才…..

臨床實務工作,給予診斷時通常都非常的小心,因為許多孩子的行為都不是診斷名詞可以解釋行為或情緒的肇因,有時候診斷充其量也只是一個描述或只是一個便於溝通的名詞,即便同樣的診斷或是服用相同的藥物,都不代表每個孩子都因此一模一樣,都可以用同一種策略改變孩子,重要的是如何了解每個行為背後所傳遞的需要或意圖。

面對這些帶著診斷標籤的「特殊」孩子,更重要的不是很快地給予建議與幫助,而是要給孩子及主要照顧者更多的空間去瞭解與建立友善的連結

「學校老師常常告訴我,我的孩子應該就是亞斯伯格症….可是我不覺得」一位母親在諮商時這樣跟我說。

其實不少家長曾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問過類似的問題,但通常我的回答都非常的小心,一方面得考慮所獲得的訊息充分與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評估給予診斷能帶給孩子或家屬有多大的幫助,利大於弊?或是弊大於利。

當面對孩子的行為或情緒只用診斷決定時,就像打翻了孩子原本可以充分瞭解自己的機會,畢竟診斷不會是孩子的全部,診斷終究只是孩子的一部份。有時候急著用診斷標籤孩子,只是為了掩飾我們對孩子的不夠了解或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所伴隨的焦慮。

曾經和一個家庭工作了大約兩年的時間,在處理孩子的人際困擾期間,我並未很快地去給孩子診斷的標籤,只是試圖改善親子間的溝通及促進彼此的了解,孩子與母親之間在這兩年有很明顯的進步,直到最近我們才開始談論孩子可能擁有一些亞斯伯格症的特質,當下母親與孩子突然可以明白彼此的差異原因,此時的診斷對他們而言成為一種彼此的接納與同理。

面對特殊的孩子,我們必須了解診斷只是孩子的一部份,特殊的孩子所擁有的需求通常與其他的孩子相比或許也相當一般,有時候特殊孩子的行為或是困擾是來自於被診斷打翻以後,孩子只剩下用診斷來看待自己,身旁的大人也忘了用診斷以外的角度在看待孩子,使得我們忘了如何與孩子建立關係,孩子也只用診斷的自己與世界互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om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